Think2HR 发表于 2020-2-29 08:16:22

钱科宇:读懂五个关键词,你就深度理解了战略管理



作者提示:本文非大众普及型类文章,是供有深度学习需求的朋友,尤其已经有实战经验的企业管理者用于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。因此写作方式不在于文笔的轻松,而是表述的严谨。为了节省阅读时间,本文力求精简,大篇幅的商业案例不在这里罗列,如果有理解不深之处,请阅读本号相关文章。

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:

在进行了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,并明确了企业的宗旨和定位之后,制定的一系列有利于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发展的总体方针与策略。

有句话叫:一听就懂、一做就错。对于上述这句话,让我们来做详细解读:
关键词一:“并”

“并”是并列同步而没有先后的意思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是先做分析还是先明确定位?如果要做分析,肯定要有个分析的范围,所以先要做定位。第一次定位叫做“预设定位”,在此定位相关的范围内做分析,如果分析结果发现预设定位有问题,再修改定位,所以定位和分析是循环关系:先定位再分析再定位,类似于常见的管理工具PDCA。



关键词二:外部环境分析。

外部环境纷繁复杂而且多变,第一个重点,是要把与某家企业相关的主要因素都罗列齐全,比如行业法规、地域文化等,遗漏一个重点那将是灭顶之灾。这里强调的是每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环境因素,要因人而异。第二个重点,在快速变革的今天这些因素是动态的,有些还是极不稳定的。所以分析工作也需要保持一个频率,当然具体频率看具体因素而定,每家企业不同。第三个重点更容易被忽略,就是由谁负责做分析,老板真的有这么缜密的分析能力么?即便有,真的有这么多信息来源么?很难。所以分析工作本身是需要管理的。

关键词三:内部条件分析。

包含了内部资源和能力、以及核心竞争力。核心优势不等于核心竞争力,怎样才能算核心竞争力?核心竞争力有五个简单的衡量方法(其中至少要有一两种):看不懂、学不会、买不来、挖不走、跟不上。



关键词四:长期稳定发展。

每个企业主的需求不同,有些人想发展,有些人想长期经营,但还有些人不求发展,只求安于现状。我们这里不评判企业主的价值观,只讨论企业作为客观主体需要存续的要求。
关键词五:一系列****方针和策略。

这里的一系列,不是做完一项工作再做下一项,而是齐头并进一起上,互相协同才能成立,独立的做每项都做不成。比如竞争策略和人才发展分不开,如果人才跟不上,竞争策略执行不了,反而会带来成本。再比如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要匹配,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无法有效执行绩效管理,所以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。

由此可以总结,战略管理思维是全面思维、系统思维、结构思维,动态思维。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钱科宇:读懂五个关键词,你就深度理解了战略管理